当前滚动:“五一”来成都,不看这篇不准吃!

太!火!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光是“五一”假期首日

成都A级景区就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

来成都,怎么能不吃吃吃?

在这座各种美食扳起指拇儿

都数不过来的“美食之都”

只有“在吃”“等吃”两种模式

16G的胃都得扩容到512G

不仅要会吃,还要懂吃

“酸甜苦麻辣咸”

带你get

成都美食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川菜的酸味主要来源于泡菜和醋

每一个资格成都人的家里

必不可少的便是泡菜坛

就连在外面的馆子里

也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老板,有莫得泡菜?”

“自己舀哈,吃好多舀好多!”

没有泡菜的馆子都莫得灵魂!

红海椒、绿豇豆、白萝卜、黄莲白

没有一种蔬菜能逃过成都人的泡菜坛子

四川泡菜的制作历史

已经有一两千年

清朝四川民间还将泡菜作为嫁奁之一

如今四川泡菜产业遍地开花

其中以眉山、成都郫都区

和新繁镇三大区域最为著名

清代的青花四开光山水人物泡菜坛

更是作为镇馆之宝

被成都川菜博物馆收藏

吃泡菜,成都人是专业的

成都人只吃辣?

不!成都人吃甜历史源远流长

两宋时成都的甜食已经出名

以西川乳糖、乳糖狮子等为代表的甜点

深受京城人士喜爱

必吃的糖油果子作为成都名小吃之一

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是“网红”

那时的它叫“焦缒”

棕红焦香,皮脆内软

是成都花会上最受欢迎的美食

另一个成都经典小吃甜水面

可谓拿捏到“胃”

关于它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清末

从时间上来说比担担面的历史还要久远

厚重扎实的面相当有嚼劲

入口甜,细品辣

吃过的人都说

想再来10086次

蛋烘糕更是

成都街头小巷里的“骨灰级”小吃

只要你看到街边摊摊有人排队

准是在卖蛋烘糕

从清朝时的简易版“蛋饼”

发展到现在“包一切”

(加香肠、加粉丝、加肥肠、加肉松、加卤肉)

算是被成都人吃得明明白白

真·可盐可甜

去人民公园喝上一口盖碗茶

是不可错过的“打卡”项

你知道成都什么时候有的盖碗茶吗?

答案是唐代

四川是中国最早的种茶地和饮茶地

而成都是唐代名茶和饮茶风气的首开之地

蒙顶茶当时就已成为贡茶

青城茶也远销国内外

据记载,唐德宗年间

川西节度使崔宁的女儿发现

用手直接端着茶杯喝茶太烫

将茶杯放在木盘上承托易倒

便命人将木盘融化出一圈

刚好放杯子的凹槽

这就是盖碗茶的前身

后来经过不断改造

盖碗茶固定成茶盖、茶碗、茶船的形式

沿用至今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李商隐的一句诗道出了

秦汉以来成都的诗酒风流

成都人爱酒

唐代的成都酒更闻名全国

文人骚客慕名而来

唐代张籍诗云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喝茶饮酒

在微苦后的回甘品味蓉城历史

虽然四川人最爱的海椒

是外来物种

但花椒可是土生土长的“四川造”

将花椒作为调味品

首见于三国陆玑《毛诗草木疏》

“椒聊之实......蜀人作茶、吴人作茗

皆合煮叶以为香”

成都人将花椒作为调味品

构成“麻辣”川菜的重要特点之一

有小伙伴可能要举手发言

我知道!就是麻婆豆腐的“麻”!

NONONO

麻婆豆腐虽然以麻辣闻名

但此“麻”非彼“麻”

清朝同治元年

成都万福桥边

有一位脸上长麻子的饭铺老板娘

人称“陈麻婆”

餐馆生意最火爆的时候还得“排号”

其中做得最好的就是特色菜烧豆腐

被称为“陈麻婆豆腐”

软嫩入味的豆腐配上肉末

小布能吃三碗饭!谢谢麻婆!

成都人无辣不欢的属性

其实最早在1749年《大邑县志》

就有记载

光绪以后

经典川菜菜谱中也有了

大量食用辣椒的记载

说到成都辣味美食中的“扛把子”

火锅当仁不让

目前普遍认为

它最早始于南北朝时期

当时居住在四川、湖南一带的少数民族

常用一种“铜鼎”涮肉

唐朝火锅则被称为“暖锅”

成都人对火锅的爱刻在DNA里

毕竟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

那就再来一顿冒菜+一顿串串

成都还有一道经典凉菜:夫妻肺片

由于选用牛肉边角料做食材

人们就将这种凉拌牛杂称为“夫妻废片”

因为“废片”二字不好听

便取谐音“肺片”

夫妻肺片在国外也大受欢迎

英文名被翻译成“史密斯夫妇”

(Mr and Mrs Smith)

还有大名鼎鼎的“钟水饺”

让人逃不过“真香定律”的老妈兔头

……

要问成都的辣有多好吃?

那可能三天三夜都摆不完

回溯至东汉

成都人便熟练掌握天然气制盐技术

这项发明有多早?世界最早!

据考证

世界最早的火井(天然气)遗迹

就在邛崃

蜀国军师诸葛亮也十分重视天然气制盐

专门设置“司盐校尉”一职

咸香代表菜不得不提到

川菜当家花旦回锅肉

在明代便是一道成都“特色菜”

当时还有一个很“动感”的名字

“油爆猪”

肉在锅里煮后再在炒锅里炒至茶船状

用成都话说就是

“熬起灯盏窝儿了”

还有蒜苗、土豆等入锅

与二刀肉片热辣共舞

回锅肉的最佳搭档

郫县豆瓣更是川菜灵魂

相传明末清初

一移民在入蜀途中偶然

用晒干后的蚕豆拌入鲜辣椒和盐

竟鲜美无比,余味悠长

这就是郫县豆瓣最初起源

每个成都人的厨房里

一定有一罐郫县豆瓣酱

融合了盐的咸鲜、油的香滑

豆的微甘、酱的醇厚

无论是豆瓣鱼、炝锅鱼、水煮鱼

还是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水煮肉片

都离不开它“压阵”

椒麻鲜香的味道

让越来越多人感受这座城市

浓厚的文化底蕴和魅力

你来

就一定让你记住成都味道!

看完这篇,可以开吃啦!

你准备吃啥?

留言区告诉小布

图据成都极美小分队 陶轲 王效

图虫创意 视觉中国

成都发布编辑 | 田豆

扫码进群↓

在看↓吃起来

原标题:《“五一”来成都,不看这篇不准吃!》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北方城市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 55 16 53 8@qq.com